close

 ▲85度C滿足喝咖啡配西點的願望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▲85度C滿足喝咖啡配西點的願望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 ▲寶島眼鏡統一採購、統一培訓、統一行銷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▲寶島眼鏡統一採購、統一培訓、統一行銷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 台灣品牌江湖一點訣▲達芙妮以代言人突出產品形象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台灣品牌江湖一點訣▲達芙妮以代言人突出產品形象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 

     賈伯斯重掌蘋果後的第一件殺手級產品iPod,改變MP3播放器的過剩現象。iPod以一體成型的白色外觀,讓四四方方的MP3播放器變身時尚配件;然後透過專屬的播放軟體、付費下載的音樂網站,杜絕MP3造成的盜版問題。台商在大陸,即使賣同樣的產品,卻以獨到的行銷手法,從競爭激烈的大陸山寨市場中勝出。

 

     憑藉行銷創意,台灣品牌已經深入大陸民眾的日常生活!

 

     在大陸賣「皇冠」牌版箱包的江永雄對台灣品牌在大陸的影響力,有過一段非常生活化的描述:清晨起床,用著「法藍瓷」的精品杯就著「黑人牙膏」刷牙;除了燒餅、油條之外,那熱騰騰的「永和豆漿」已經被阿姨端端正正的擺在餐桌上了。「今天早上不喝豆漿,給我來碗康師傅方便麵外加一瓶統一冰紅茶吧!」男主人吆喝著。「阿姨啊!小朋友的旺旺仙貝及O泡果奶呢?」「還有,一會兒把衣服給我送到象王洗衣店去洗,知道嗎?」這頭是女主人的呼喚聲。

 

     男主人身著「湯尼威爾」西服,手提「皇冠」公文包,開著「東南」汽車,載著身著「夏姿」旗袍的女主人及「麗嬰房」可愛洋裝的掌上明珠,一同出門上學上班去了。此時男主人的「多普達」手機響起,「昨日您訂購的宏碁筆電已經到貨了您可以來取貨了,」那頭服務小姐親切地問候。

 

     中午時分,「中午是吃鼎泰豐、欣葉,還是仙蹤林或是上島咖啡啊?」男主人問。女主人回答:「我覺得可以吃呷哺呷哺涮鍋或是兩岸咖啡的鐵板燒,咱樣啊?」

 

     吃過午飯,男主人提議去「新光天地」購物,女主人說:「好呀好呀,我正打算去買歐迪芬內衣及達芙妮女鞋呢!」「是嗎?我正好想買嘉裕西服的襯衫呢!走吧。」這趟「新光天地」百貨公司之旅,除了購買了上述產品外,他們還買了「艾美特」電扇、「尚朋堂」電磁爐、「東元」彩電……

 

     台灣品牌擁有許多中國第一

 

     雖然如今的大陸市場,群雄環伺,但台商以其「結合中西」的特長,一樣在許多領域引領消費風潮。

 

     今年十一,北京新光天地雖然仍在股權爭議中,但一點不影響它即將成為「中國第一店」的氣勢,預估今年業績將成長到60億元(人民幣,下同)躍居大陸百貨單店業績龍頭。

 

     新光天地由台灣經營團隊引進日式百貨管理模式,每個樓層都有獨等的產品定位,未來更將引進包括Cartier、 HERMES、萬寶龍等國際品牌,進一步強化「中國最好百貨公司」的地位。

 

     大陸女鞋通路品牌達芙妮最初只是把庫存的外銷女鞋轉內銷,後來大陸同業也學會這一招,反過來削價競爭,甚至導致達芙妮瀕臨倒閉邊緣。但在陳英杰接掌後公司決策後,聘請當紅的SHE及劉若英分別擔任兩個產品線的代言人,主打年輕及熟女兩個客層。達芙妮有時還主動策畫代言人的公關活動,形成雙贏局面。

 

     日式涮涮鍋「呷哺呷哺」在「最懂火鍋」的北京創業,在正式開店前,首先投資4億多元興建中央廚房,並且建立起全大陸的產地直送網絡,然後以「中國肯德基」作定位,主打中式速食,現在已經成為北京最大的連鎖火鍋店。

 

     1994年在上海投資連鎖洗衣店時,大陸已經有成千上萬家個體洗衣店,但象王董事長黃進能卻選擇上海最熱鬧的長寧區法華鎮路,設立了第1 家直營店,店面有100平米大,並打出「洗不掉,找象王」的口號,每天固定時刻,現場洗衣不要錢,讓消費者實際看到象王除頑垢的本領。結果第1家店在第1 個月就開始賺錢。現在象王在全大陸已經有500多家據點。

 

     台商有結合中西的優勢

 

     在中外群雄激戰的女性內衣市場,歐迪芬以「中國特色」突出。2004年,由歐迪芬首創的大型後現代多媒體舞台劇《尋衣記》,以類似「雲門舞集」的後現代舞蹈藝術表現中國古代美女潘金蓮、林黛玉、花木蘭如何尋尋覓覓「最貼身的衣物」。《尋衣記》是上海第 10屆「國際服裝文化節」的壓軸,就在「上海大劇院」等專業場所演出,所有策劃都由歐迪芬團隊負責,而所有演出都收門票,最貴的票還賣到500元。

 

     歐迪芬董事長王文宗表示,歐迪芬還與歐洲知名的內衣設計公司簽約,把從大陸收集到的古代內衣花紋、織法、色彩搭配,結合歐洲內衣設計流行,創作新產品。

 

     王文宗表示,「不這麼做不行」,以前每年派人到法國看內衣秀,就能帶回新創意,現在大陸廠商一下子就派出10幾個人去現場觀摩,然後全套拷貝。

 

     大陸近兩年出現台灣熱,再度拉抬台灣品牌的知名度,但台灣優勢(台灣創意)正在消失中。即使是稱霸河南的台資百貨丹尼斯店內,台灣設計師品牌也只有個位數,更多是大陸海歸及香港的品牌。這一現象值得台商深思。

 

  • 2011-10-15 旺報 【記者宋秉忠/專題報導】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mainland/11050504/112011101500230.html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台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淘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